专业号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  地理位置及区域面积

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宝清县北部,距县城50km,七星河下游处,北与友谊县、富锦市毗邻,东、南与五九七农场接壤,西靠宝清县七星河乡,沿七星河南岸由西向东走向分布,地理坐标为东经132°5′—132°26′,北纬46°40′—46°52′,东西长30km,南北宽10km,总面积2万h㎡(公顷)。

2、  自然条件

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同江内陆凹陷的一部分。全新世以来,沉降运动仍在继续进行。大面积沼泽的形成与沉降运动有关。第四纪成因类型住要是淤泥、沼泽沉积,冲积形成的河床相砂和沙砾沉积占最大比重。

保护区距七星河与挠力河汇合处仅25km,地势低洼,河槽狭窄,仅15—20m,河流排水不畅。海拔60m,西高东低,高差4—5m,河流坡降比1/4500,为典型的低平原河谷漫滩湿地。由于河谷两岸低平地势,洪水期上游来水造成大面积漫滩滞水,区内水面一望无际,泡沼连片。因七星河进入下游,被地形略为突起的长林岛所阻,河流切穿长林岛出为狼豁卡口,此处河槽更为狭窄,流量很小,因此,保护区宽阔的河漫滩成为天然滞洪带,一般在春雪融化及夏秋多雨时期,河流出槽泛滥,河漫滩普遍积水,形成大面积沼泽。随着微地型起伏和距河槽远近,积水时间和面积不同,沼泽植被类型也随之变化。

保护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第四上纪砂砾含水层可达120m,为三江平原大面积连续含水构造的一部分,透水性好,富水性强,为弱酸性低矿化度软水,适用于饮用和灌溉。

保护区处于中纬度区大路东岸,属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严寒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降温剧烈,降水变率大等特点,冬季寒冷多雪。年平均气温2.3—2.4℃,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37.2℃,平均无霜期143天,属于温和农业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本区特殊小气候,全年活动积温2500—2700℃。年降水量551.5mm,4—9月降水量470.2mm,占全年的85.3%,雨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生长。年最多降水量为827.3mm;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白浆土、沼泽土。白浆土分草甸白浆土和潜育化白浆土二个亚类,草甸白浆土分布在一级阶地,植被以沼柳、小叶章草甸为主。潜育化白浆土分布在比草甸白浆土更低的部位,植被以沼泽草甸为主。沼泽土分为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河漫滩地形部位较低的地段,常年积水,植被类型以修氏苔草,小叶章沼泽草甸和毛果苔草、沼泽芦苇为主,表层有较深厚的半泥炭化的草根层,其次为黑土层。腐殖质沼泽土分布在河漫滩略低的部位,地表积水较深,表层为15—20cm厚且几乎没有分解的草根层,其下为淤泥状的深厚腐殖质层,再下为潜育层。泥炭沼泽土分布在河漫滩最低的部位,积水稳定,具有厚度小于50cm的泥炭层。

本区植被类型为草甸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草甸植被又分为典型草甸和沼泽华草甸植被,典型草甸主要分布在高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以中生植物为主,小叶章为优势种,包括小叶章草甸、小叶章——杂草草甸。沼泽化草甸主要分布在河漫滩和低平地上,以中湿生、湿中生植物为主,小叶章、修氏苔草、芦苇为优势种,包括小叶章——修氏苔草、小叶章——苔草、小叶章——芦苇沼泽草甸。沼泽植被分布在低河漫滩和低湿地上,以湿生、沼生植物为主,芦苇、苔草为优势种,包括芦苇沼泽、灰脉——灰株苔草沼泽、芦苇——小叶章沼泽、毛果苔草沼泽。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泥沼中。挺水植物有香蒲、菖蒲、芦苇等,浮水植物有眼子菜、睡莲等,沉水植物有狸藻、狐尾藻等。

3、自然资源

(1)          植物资源

本区属长白山植物区系,但由于受其他区系成分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多区系成份交叠混杂现象,导致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区系成份较为复杂,从而丰富了植物区系地理成份,并具有独特性。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62科174属386种,占黑龙江植物总数21.44%,三江平原自物总数的40%。其中有药用植物、饲用植物、淀粉植物、观赏植物、蜜源植物,油料植物、土农药植物等。有国家级保护植物野大豆、貉藻两种。

主要植物资源  芦苇  属喜光湿草本科植物,多生于浅水沼泽和深水沼泽中,一般地表积水10—100cm,高度100—200cm,伴生小叶章,宽叶香蒲、燕子花等,群落面积21万亩。芦苇是造纸的最佳原料,也可织布,编织,根茎可做药用。

小叶章  属喜光湿草本科植物,生长在多河漫滩地上,一般地表积水在5—15cm,高度80—120cm,伴生植物有小白花榆,蚊子草、小叶拉拉藤、野大豆、驴蹄菜、毛水苏等,群落面积1.5万亩。小叶章是造纸的上好原料,也可编织草帘或苫房用。

野大豆 是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的我国第一批濒危植物之一,分布在自然保护区的野大豆生长在海拔高度在61m的高岗地,以实验区居多,成群落分布,种子可食,种子油亦可食或供药用。野大豆被国内外科学家选定为大豆杂交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是大豆的亲缘种。

(2)          动物资源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为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区,动物种类以温带栖息类为主,全区共有脊椎动物5纲、10科、107属、163种,占黑龙江省总数29.42%,占三江平原动物总数35.86%。全区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1种,占全国国家级保护动物7.59%占黑龙江省国家级保护动物25%,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

鸟类资源丰富,以水禽最多,随四季变化组成变化很大,春秋季组成丰富,夏季相对少些,冬季简单。全区有鸟类123种,绝大部分为候鸟。雀形目鸟类43种,非雀形目鸟类80种,其中水禽60种,优势种为绿头鸭、绿翅鸭、红头潜鸭、鹊鸭等。

重要鸟种  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每年春季三月下旬,从越冬地迁徙到保护区栖息,数量40左右,只呈家族性集体活

动,大部分从自然保护区迁徙,每年经过数量在150只左右。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10月中旬数量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试验区的沼泽地和麦田、豆地中,丹顶鹤常与灰鹤混群。每年秋季10月下旬迁徙。

白鹳: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每年从10月中旬陆续迁徙经过自然保护区,在此作短暂停留,继续南迁。第二年4月中下旬,又从南方向北迁徙,途经保护区补充营养,主要食物是鱼类,数日后继续北迁,最大种群在30只左右。在自然保护区不能栖息,原因是区内没有林木筑巢。

大天鹅: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迁徙到自然保护区,主要栖息在泡沼地带,数量在60只左右。                  

雪鸮: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为自然保护区重要越冬鸟类之一,常年在区内栖息,冬季主要食物为田鼠和黄鼬等。散居,分布在保护区与农田接壤的边缘地带。

白琵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每年4月上旬至中旬迁徙到自然保护区栖息,群体筑巢,主要栖息于西大泡子,三角泡子、大片哈等地,最大种群数量40余只,每年栖息于区内数量在120只左右。

鸳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每年4月中旬迁徙到自然保护区繁衍生息,初到,常与其它鸭类混群,常4—5只一群,至10月中旬南迁,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沼泽、湖泊、沟塘中。

全区共有兽类5目8科17种,其中以食肉目和啮齿目种类较多,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大群的狍子、野猪出没于沼泽地,由于人为干扰及过渡捕杀,野猪已绝迹。近几年自然保护区强了管护,进行了封闭式管理,狍子、狐狸种群逐渐发展壮大。目前以麝鼠、貉、黄鼬常见。

全区鱼类有15种,七星鱼为特有种,优势种为鲤科鱼类。两栖类6种,优势种为黑龙江林蛙。爬行类仅有2种。

(3)          景观资源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在全球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几乎包含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所有类型,具有未被破坏保持完整的原始天然湿地,河、湖、泡沼遍布全区,受地形和水分的影响,经过生物地质演化,形成了草甸、湿草甸、沼泽水域等不同植被和生态类型的微景观单元。景观单元的多样性,使自然保护区具有优美、多变的自然风光。温暖的春天,这里是鸟的乐园,候鸟在这里群集、寻偶、繁衍生息。这里空气清新,水清澈见底,远眺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近观微波荡漾,鸟语花香。盛夏日出,丹顶鹤、大天鹅等各种水禽翩翩起舞,鸬鹚擦过水面觅食,激起点点水花,野鸭遮天蔽日,鸳鸯双双戏水,鱼儿水中穿梭。日照当空,莲花绽放,铺满水面,微风吹起层层浪花,景色十分壮观。人们融入其间,心旷神怡,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令人流连忘返,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8001700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